(本文不是广告,请放心食用)
9.9包邮的直升机,拆开后发现了中国崛起的秘密14:54
(资料图)
最近几天,因为在某视频平台搜了直升机的视频,结果这个平台就拼命给我推送玩具直升机的广告,只要9.9元,还包邮!
本着9.9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的原则,军武菌下单买了一个,结果收到之后发现,居然还挺好玩!这架共轴旋翼直升机不仅充满电能飞不到十分钟,而且还能下避障,只要用手靠近直升机,它就会自动飞高!
这样一个直升机要是在军武菌小时候,起码也要上百块,可是如今9.9就拿到了,这也引发了军武菌的好奇,为什么能这么便宜?商家还有利润吗?
带着这种疑问,军武菌将直升机拆解了,结果一拆不要紧,居然在里面发现了中国崛起的秘密!
这个直升机看起来非常精巧,但其实拆下来后,其实结构也非常简单,主要由外壳、螺旋桨、电路板、电池、马达组成。
毫无疑问,这个直升机是一个非常标准的工业品,没有复杂的零部件,除了外壳之外零部件都是标准件,方便大量采购。
那么为什么这个直升机能这么便宜呢?军武菌搜了一下这些零部件的价格。
首先是马达,这也是在玩具中最常见的零部件,只要8毛钱一个。
其次是锂电池,锂电池曾经被誉为未来能源,位居技术高位,但如今一块玩具上用的电池,只要2块多。
还有电路板,这么一块电路板用不上什么高端的芯片,批量制造的话也就几毛钱,就算加上能避障的红外模块(本质上和厕所冲水的红外模块没啥区别),也不过一块多钱。
最后是外壳和螺旋桨了,显然都是注塑而成,批量生产的话也应该不超过2元,再加上组装人工费,这个直升机的成本应该在5-6元左右。
而这种商家的快递,其实和我们计件寄快递是不一样的,基本都是和一些快递公司“包月”合作,意思就是这个月之内,只要不超过一定数量和体积,商家可以随意寄快递。
所以,这样一件直升机,就算9.9包邮,商家仍然能维持2-3元的利润,别看这利润不起眼,只要规模做起来了,面对十几亿人的大市场,几乎所有家庭都买得起的这种玩具,商家仍然可以赚不少钱。
这个模式,其实就是中国制造崛起的秘密。虽然看起来简单,但真正运转起来,却一点也不简单,因为当今世界,可以复制这种模式的,几乎没有。
在经济学领域,有一个词叫规模经济,又称“规模利益”(scale merit),是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,随着产量的增加,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。
西方经济学奠基人亚当·斯密在其名著《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》中,就举过一个规模经济的应用实例:
在一个针厂,一个人抽铁丝,另一个人拉直,第三个人截断,第四个人削尖,第五个人磨光顶端以便安装圆头。
亚当·斯密说,由于这种专业化,针厂每个工人每天生产几千枚针。
但如果工人选择独立工作,从抽铁丝、拉直、截断到削尖、磨光等等都是一个人完成,“那他们肯定不能每人每天制造出20枚针,或许连一枚也造不出来”。
换句话说,由于专业化,大针厂可以比小针厂实现更高的人均产量和每枚针更低的平均成本。
但问题又来了,这么造针固然可以降低成本,但带来的是产量暴增,如果没有那么多人买针怎么办?多生产出的针不就赔了吗?
所以规模经济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巨大的市场,只有巨大的市场需求,才能吸引商家扩大生产,降低每一枚针的成本。
军武菌买的直升机就是个很好例子,假设我想做直升机生意,根本不用自己生产电机、PCB板和锂电池,只需要向供应链企业采购零部件成品就行了,就算非标准件直升机外壳,也完全可以找一个注塑厂家来开模代工。
更重要的是,如果订单越多,外壳就可以通过规模经济的原理大批量生产摊薄成本,而且还可以借订单量找马达、锂电池的供应商砍砍价,谈出一个大批量采购价格,最终实现更低的成品成本,获取更多的利润。
▲军武菌买完才发现还有更便宜的,亏了1块5
这一点,已经成为了中国制造征服世界的绝对法宝。
以一次性打火机为例,这玩意虽然不起眼,但我们平时居家履行都离不开它。在一次性打火机诞生之前,大家用的都是煤油打火机,比如zippo、登喜路、卡尔登威等等,这种打火机虽然用起来很有逼格,但总要加油,很不方便。
60年代,一次性打火机在日本诞生了,这种小巧、便携的打火机很快风靡了全球市场,日本人也凭借这种打火机赚了个盆满钵满。
可是很快日本人笑不出来了,中国一个温州的商人发现了这种打火机,带回国拆解后发现,这玩意有啥难的嘛,除了电子打火器生产不了之外,其他中国都能生产!
于是从90年代初开始,中国开始流行这种一次性打火机,卖2-3块钱一个。
但是很快有人发现,这玩意在国际市场上要4美元一个啊!干嘛不出口赚钱?所以整个90年代,中国打火机产能急速爆发,从90年代的5000万个猛增到了2001年的5.5亿个,抢走了世界80%的市场。
但是很快,西方国家的打火机企业不干了,说中国打火机搞倾销,游说政府限制,通过了著名的CR法案。
CR是CHILD RESISTANT的缩写,意思就是儿童禁用,为了防止儿童用打火机,CR法案要求2欧元以下的打火机必须安装儿童锁。
这个法案其实很扯淡,难道价高的打火机就不用装儿童锁了么?所以明摆着就是针对廉价的中国打火机的。
可是符合西方国家标准的儿童锁非常贵,中国要是用了儿童锁,价钱就不占优势了。
对此,中国做出了两项应对,第一,进一步压低成本!低到加了童锁也低于2欧元!第二,突破CR壁垒!
为此,打火机生产从浙江温州转移到了湖南邵东,这里人力成本更低,而且产业链更齐全。
要知道,别看打火机不起眼,但造出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,就算最简单的那种一块钱打火机,也有20多个零件,无论是核心的引流芯、芯套、海绵三件套,还是电打火装置、出气阀乃至印刷、包装材料、电镀喷漆,背后都有长长的供应链和产业链。
而这些东西,在湖南邵东,基本上都能找到供应商,只要一个电话,半个小时东西坐着电动车就能送到。
还有什么比这更明显的集群效应?还有什么比这更低的物流成本?
结果湖南邵东把原来1块多的电子打火器降低到了5分钱,把原来2毛钱的出火口密封圈降低到了1分钱。
终于,邵东把打火机成本降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,批发价卖到0.24元人民币还有利润!那么就算加了儿童锁,卖价也低于2欧元,成功绕过了CR法案。
当然,这也不是长久之计,CR法案出台2年时间,中国打火机厂商通过研发,已经产生出了符合CR法案的打火机。
2022年,仅仅邵东一个小地方,就能生产打火机35.2亿个,行业总产值达120亿。而中国的打火机份额占到了世界的95%!再也没有任何国家能够阻碍中国打火机征服世界了。
除了打火机,军事圈子中一直比较火爆的防弹衣,同样是中国发挥规模优势的范例。
我们都知道软质防弹衣这玩意一直是不折不扣的高科技,我军在90年代大扫雷的时候还只能配备钢板防弹衣,后来虽然有了芳纶防弹衣,但价格也非常昂贵,部队平时都锁起来舍不得用。
但是谁能想到,20多年过去,中国竟然成了防弹衣第一大国,在俄乌战争中,中国产的防弹衣性能优越,颇受参战双方好评。最厉害的是,中国防弹衣不仅性能好,而且价格也便宜到离谱,西方国家的防弹衣一般要500美元,中国防弹衣只要100美元!
为什么会如此便宜?就是因为中国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(PE)纤维材料上实现了规模优势。
目前,中国某龙头公司,一年就可以生产 2000 吨防弹无纬布、50 万块防弹胸插板和 18 万顶头盔,可以说一家公司供应俄乌战争都绰绰有余。
所以我们看到,以前我们看部队穿芳纶防弹衣跟宝贝一样,现在的军事新闻,防弹衣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了。
中国这种做什么什么白菜价的神奇特性,让中国人非常自豪,但让西方国家非常恼火。
为什么?因为西方国家之前凭借技术优势和生产优势,一直能在产业链的顶端拿走最多的那一部分利润,可是现在呢?随着一个一个高端制造业的高峰被中国攻破,西方国家发现,再这么下去,要不了多久,自己可就没活路了!
为什么中国近些年一直被西方国家针对?就是因为如此,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啊!
那么问题来了,中国能抢走别人的蛋糕,中国自己的蛋糕会不会被别人抢走?
这话不是危言耸听,事实上,近些年西方国家一直在搞“脱钩”和“安全的供应链”,说白了就是把中国从世界产业链上剥离,把产业链都转移到东南亚、印度等劳动力便宜的国家去。
对此,很多人忧心忡忡,认为中国要面临灭顶之灾了,包括军武菌也曾经有过这种担心。
但这种担心,从拆开直升机的那一刻,荡然无存了。
首先要明确的是,直升机这些零部件,技术含量都不那么高,东南亚和印度要想搞,也的确能搞出来,但问题在于,能不能像中国搞的这么便宜?
如果废了半天劲,搞出来的东西反而比中国同质量的更贵,那在国际市场上又有什么竞争力?这么折腾的意义何在?直接买中国的不就得了?
所以,现代工业社会,对于占市场大多数的民用产品而言,谁把中上游产业链最优化,谁就能把下游价格做到最低,谁的终端产品就最具有不可挑战的优势。
说到底,成本就是核心竞争力。
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,越南。越南这些年被吹得很热,什么取代中国制造啊,供应链搬迁目的地啊,成衣业天堂啊,等等等等。这么吹的原因无非也就是越南人力便宜,成衣女工的月薪只有1000-2000元人民币的工资,可以极大压缩成本。
但是别忘了,成本可不仅仅包括人力,还包括原材料啊!
成衣业的原材料包括布匹、染料、服装附件(拉锁、纽扣、配饰等乱七八糟的)以及机械等,很可惜,这些原材料越南都搞不定。
比如布匹,越南的确能织布,可是织布的线从哪来?越南的成衣业以代工阿迪耐克的运动服装为主,运动服装大都用的是化纤类(涤纶)面料,能够快速吸汗的同时也最大保证速干功能,可是越南的化工行业根本无法生产符合标准的化学纤维。
比如染料,染料也是个化工产业重要产品,分散染料有一个很重要的中间体叫间苯二胺,这个东西世界产量第一是中国,达到6.7万吨,越南根本生产不了,只能依赖进口。
比如机械,越南的纺织和成衣机械绝大部分都是中国提供的,虽然越南人力成本低,但机器坏了自己却不会修,只能让中国工程师坐飞机过去修,机票钱倒是小事,关键是耽误工期受不了。这要是在中国,可能一个电话,几个小时后工程师坐着高铁就过来了。
还有衣服附件,别看拉锁、纽扣、配饰等等不起眼,但是没了这些东西衣服就相当于没有灵魂,这些附件产业在中国非常成熟,比如浙江湖州,号称童装王国,附近的县市镇都是湖州的配套,有的镇专门做拉链,有的镇专门做纽扣,有的镇专门做配饰,需要供货的话一个电话就送来了。
但是,这些配饰同样依赖化工、五金、电镀等等产业,都是越南搞不定的。
越南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只能选择从中国进口。说白了,越南引以自豪的成衣制造就是把中国的化纤进口过来,纺织成布料,然后染色、裁剪、缝纫,装上拉链再卖出去。
所以别看贸易数字上越南的增速非常快,但越南从中国的进口额增速同样很快。2022年前7个月,越南对中国贸易逆差422亿美元!也就是说,越南辛辛苦苦踩缝纫机挣点血汗钱,自己不仅没攒住,反而被中国的上游产品赚走了!
越南可以不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吗?当然可以,但问题是越南的市场太小,规模也太小,很难像中国那样利用巨大的内需市场把规模提上去、把成本将下来,所以越南的原材料就算搞出来了,反映在终端产品上,也无法在国际市场上竞争,所以还不如直接从中国进口,好歹还能利用产业解决一部分就业,拉动一部分经济。
这就是中国应对供应链转移的底气,发达国家没办法跟你拼成本,人力成本低的国家没法跟你拼技术,就算把技术搞定了,也没法跟你拼规模。
这才是中国的产业护城河,也是中国真正崛起的秘密。
中国追求的,不是西方式的产业转移,而是高中低端产业通吃,既要有高利润的高端制造业,又要有吸纳就业、数量众多的低端制造业,在中国的前进路上,哪个产业都不能落下。
这条充满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道路,哪怕遇到再多的艰难险阻和打压,也要继续走下去。
军武次拉面